不同的茶葉“最佳品味期”是什么時候?茶風暴(teastorm.com)為你解答:
有的茶需要盡早品飲,有的可以存放一定時間再喝,俗稱“越陳越香”。
1、綠茶
綠茶屬于不發酵茶,新制的綠茶放一兩個月后口感最佳。購買時最好挑選生產日期較近的,一年內喝完。
綠茶保質期相對較短,常溫下一般為一年到一年半;如果放入冰箱中低溫(10℃以下)保存,可延長至兩年左右。正常綠茶氣味清香,如果茶葉發軟、發酸、發霉,茶湯變褐、變暗,說明已經變質。
2、白茶
白茶是采摘后不經殺青或揉捻(俗稱“不炒不揉”),只經過萎凋和曬干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屬于微發酵茶。
不同階段的白茶口感各異。剛制作出來的口感接近綠茶,滋味清淡、鮮爽回甘;存放兩三年的白茶,香氣醇和、茶性轉溫;存放五六年后,香甜醇厚。品質好的白茶適合長期保存,以陳為貴,但要注意常溫、干燥、避光、密封,出現酸味、豆豉味、霉味等就不能喝了。
3、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茶葉色澤金黃,口感醇和鮮爽。黃茶的保質期和保存條件跟綠茶差不多,一般只能放一年左右。
按鮮葉老嫩的不同,黃茶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口感分別為鮮淡、醇爽、平和,最佳適飲時間也在一年內。
4、青茶
青茶又叫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凍頂烏龍等清香型烏龍茶一般在短時間內品飲完畢較好;武夷巖茶、臺灣炭焙烏龍等焙火類濃香型烏龍茶最好放一段時間再飲用。
不同焙火程度需要放置的時間也不同:低焙火放一到兩個月,中焙火三到五個月,足焙火放半年到一年。烏龍茶的保質期一般為12~24個月,用塑料袋包裝的不宜長放,最好用鋁箔袋抽真空包裝好,放在干燥、避光、無異味的地方。
5、紅茶
紅茶雖屬于全發酵茶,但存放過久,香氣會減弱,湯色也會變差,保質期一般在1~3年。
新茶香味足但火氣較重,若是正山小種等熏焙過的茶,可適當存放1~2個月后再飲用;存放1年的紅茶色香味俱佳;存2年以上,陳化后的紅茶香氣稍寡淡,但味漸醇和,也更耐泡。
6、黑茶
黑茶屬于后發酵茶。普洱茶是黑茶的一種,無論普洱生茶還是普洱熟茶,都可以長期保存。不同時段的普洱茶滋味不同。生茶在前5年品飲,鮮爽度好、飽滿度高;熟茶越陳越香,5年以上的口感層次更豐富,滋味更濃醇。
無論哪種茶葉,購買時都要優先選擇包裝完整、大品牌的茶葉,并注意看是否標注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