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紅袍茶葉的功效有哪些?
大紅袍的功效作用有很多啊 看你怎么喝了 如果是飯后喝的話 就可以 促進消化 如果是 工作的時候喝的話 就可以提神 也可以養胃 等等 現在線下和淘寶的茶葉市場都 太混亂了 所以我一般都是在專業的B2C網上茶城購買 茶葉 這些商城一般都是有生產能力的 網站只是他們傳統品牌文化的一個平臺所以 上面的茶葉價格都比較公道 感興趣的話可以 百度搜 草沐人 看看
二、花香大紅袍是什么?
武夷巖茶產于閩北“美景甲東南”名山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已栽制茶葉,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代列為皇家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御茶園”,專門采制貢茶,明末清初創制了烏龍茶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茶樹生長環境命名的,如不見天、金鎖匙等;以茶樹形狀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以茶樹發芽早遲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叫作武夷茶,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
武夷巖茶馳名中外,與優異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武夷山位于北緯27°35′-27°43′,東經117°55′-118°01′。方圓120華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與外山不相連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及九曲溪所組成,自成一體。巖峰聳立,秀拔奇偉,群峰連綿,翹首向東,勢如萬馬奔騰,堪為奇觀。澄碧清澈的九曲溪,縈繞其間,折為九曲十八灣。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兩岸,群峰倒影,盡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實為碧水丹山人間仙境。前人題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連逶迤,溪流九曲瀉云液,山光倒浸清漣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輪廓。名山勝境,陶冶出巖茶的天然靈氣。
武夷巖茶區,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在18~18.5度之間;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巖壑之間,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云霧彌漫,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云:香含玉女峰頭露,潤滯珠簾洞口云。茶園大部分在巖壑幽澗之中,四周皆有山巒為屏障,日照較短,更無風害。優越的自然條件孕育出巖茶獨特的韻味。
武夷山之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礫巖、紅沙巖、頁巖、凝灰巖及火山礫巖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之成土母巖,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巖、紅沙巖及頁巖組成?!恫杞洝贩Q茶山之土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武夷茶園土壤系爛石或礫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氣宜茶。適宜的土壤,造就出巖茶的優良內質。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爛石礫壤,迷霧沛雨,早陽多陰,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武夷巖茶獨享大自然之惠澤,它奉獻給人們以獨特的花香巖骨,使同屬自嘆不如。
武夷巖茶可分為巖茶與洲茶。在山者為巖茶,是上品;在麓者為洲茶,次之。從品種上分,它包括呂仙茶、洞賓茶、水仙、大紅袍、武夷奇種、肉桂、白雞冠、烏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其中以“大紅袍”最為名貴。關于大紅袍名稱的來歷,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傳說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后,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后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還有另一說法,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流傳更廣的是每當采茶之時,要焚香祭天,然后讓猴子穿上紅色的坎肩,爬到絕壁的茶樹之上采摘茶葉。所以廣東話把這種猴采茶稱為馬騮茶(廣東人管猴子叫馬騮)。正由于數量稀少,采摘困難,這種茶在市場上是價格昂貴的珍品。
武夷水仙是另一個巖茶品種,它由于葉片本身帶有一股清香,可以被制成富有香味,極為珍貴的茶葉,因此叫水仙,是在日本銷量最大的烏龍茶品種之一。
除此之外,廣東省廣州東面的鳳凰山盛產一種名為“凰單從”烏龍茶。由于茶樹高達一丈由于,有鶴立雞群之感,故稱單從。采摘時,條件十分嚴格,有“不采”說,即太陽升不采,天氣熱不采,早期見其芽不壯不采,陰天不采,雨天不采。它的特征是條索粗壯,輕勻挺直,粗中有細,質地柔軟,有一股幽雅宜人的獨特清香。
武夷巖茶屬“葉紅鑲邊”半發酵茶,它的特點以清人梁章鋸概括得最為簡練,即“、甘、清、香”字(見《歸田瑣記》)。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后余韻猶存。這種茶最適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質獨特,18世紀傳入歐洲后,倍受當地群從的喜愛,還曾有“病之藥”譽。
三、老記大紅袍有什么功效?
劉仲華教授的研究中心及研究團隊長達數年的專業研究表明,產自武夷山地區的老記大紅袍茶由于其獨特的巖層、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使老記大紅袍擁有眾多具備極高健康價值的微量元素和活性成分。
就拿“洞藏年份大紅袍”來說吧,劉仲華教授帶領課題小組分別對三年、五年及八年等不同級別的洞藏年份大紅袍產品進行了細致的生物化學及成分活性研究。課題小組發現,不同年份的洞藏茶品在生物活性成本的含量及價值方面都有所差異,據劉教授介紹,作為半發酵茶的大紅袍的洞藏并不僅僅是“藏”,更為重要的是定期的“焙制”,依據獨特工藝流程的定期焙制不僅保存了大紅袍固有的生物成分及礦物的活性,而且增加了大紅袍茶品中的活性成本價值。與此同時,焙制和洞藏的雙重功效使得大紅袍的口感益感醇厚而不失清香。
劉仲華教授介紹,就課題小組對洞藏年份大紅袍的研究來看,洞藏年份大紅袍的生物活性成分較多,主要是茶多酚及為數眾多的微量礦物元素。從植物活性成本的功能分析來看,洞藏年份大紅袍許多方面都具備較高的保健價值:緩解煙酒毒害、降低血脂含量、抵抗和緩解環境電磁輻射、抗衰老、強化肌體免疫能力等。劉教授強調,洞藏年份大紅袍的專題研究也從現代生物科技的角度印證了中國傳統茶文化中的保健養生的“茶即半醫”理念,為大紅袍的保健功能的進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